第九十三章、不養無用之官(2/5)
戰場上打不過我們,就企圖用這種卑鄙手段,汙蔑我們戰死的同僚!”
趙亞威急忙進行補救。
短暫的對話,決定了一衆紈絝子弟的命運。
在場衆人,沒有一個爲這幫倒黴蛋叫屈的。
站在帝國的立場上,這種清洗其實遠遠不夠。
若是能夠把天下的紈絝子弟都清理掉,大虞朝的國運最少能夠多延續三十年。
民間的冤假錯案,大半都是因爲這幫家夥造成的。
少了這幫蛀蟲,統治集團的素質,起碼能夠提陞一個档次。
隨著會議的結束,五城兵馬司這次南下之行,也到了尾聲。
地方治理權,屬於武將的禁忌,肯定不能插手。
鹽政改革的事,舞陽侯都沒資格直接插手,李牧這種不起眼的千戶官,就更沒發言權。
跟著發上一筆財,就差不多了。
鹽業這塊大蛋糕,那是大人物們的菜,他是一點兒也不惦記。
閑暇下來後,李牧開始考慮接下來的路,這也是五城兵馬司一衆將領共同的煩惱。
爲了戰爭需要,大家在私底下不斷擴軍。
現在仗打完了,超額的兵丁,就是一個不小的麻煩。
直接遣散掉,大家心裡捨不得。
作爲武將隨時都可能上戰場,手中有一支可戰之兵,那是彌足的珍貴。
全部轉爲家丁養著,又是一筆沉重的經濟負擔。
若是下一步的職位是個肥缺還好,倘若去了一個窮衙門,養兵就是一件麻煩事。
除了極少數被戰爭嚇破了膽子,想要廻京任職的外,更多的人都忙碌了起來。
各種人脈關系紛紛運作起來,一時間書信亂飛,就是爲了謀得一個好去処。
作爲衆人最容易接觸到的大腿,舞陽侯的營帳更是門庭若市。
李牧敏銳的發現,營地中的氣氛發生了變化。
五城兵馬司南下之行,成了軍功生産機器。
隨便一名軍官名下,都有幾十上百個首級。
按照大虞律,衆人無疑是滿足了武將陞遷的基本要求。
一下子湧出了這麽多待晉陞的將領,朝廷空缺的優質崗位肯定不夠分。
何況除了五城兵馬司外,京營同樣是勛貴子弟的大本營。
這邊斬獲頗豐,那邊的戰勣更厲害。
大家都是關系戶,競爭起來衹會更加激烈。
家族子弟少的還好,衹要表現出了一定的潛力,就能夠獲得族中的大力支持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