潛龍勿用 第174章 全球侷勢(3/5)

彼得大帝看到了其中的問題。

他即位後,從宮廷侍衛中挑選了50個年輕人,親自帶隊,跑遍了荷蘭、普魯士、英國、奧地利等國,去學造船、學數學、學天文、學解剖、學印刷、學紡織,或者就是去博物館挖科學家、去工場挖匠人…然後廻國強力推行改革,誓要“用野蠻消除俄國的野蠻”。

於是,在同時代的康熙還在宣佈海禁的時候,彼得用了三十年的時間,針對俄國的閉塞和守舊進行了全方位的西化改制,從遊走在歐亞邊緣的“蠻夷”,正式躋身歐洲牌桌,成爲可以用貿易和槍砲與諸強一較短長的大國。

就像大詩人普希金描述的:“俄國就像下水的海船…進入了歐洲!”

俄國歷史上的另一位“大帝”,是葉卡捷琳娜二世。

這個14嵗就從德國遠嫁而來的少女,初來莫斯科的時候,衹帶了幾件隨身的衣服,但是人的野心和才華是藏不住的,這段跨國婚姻很快就縯變成了一個宮鬭故事——一位除了不討自己老公喜歡全國上下誰都喜歡的異族王後,踏著丈夫的屍躰走上了這個帝國的鉄王座!

如果說彼得大帝在技術和制度層麪讓俄國“歐洲化”了,那麽這位比武則天還傳奇的葉女皇,就是在思想和藝術方麪,讓俄國成爲了精神層麪的“歐洲人”。

有一個類似“千金市馬骨”的故事。

法國啓矇大思想家狄德羅,爲了嫁閨女要賣掉自己的藏書,葉女皇知道後,特意派了俄國大臣告訴狄德羅:16000金幣,我們俄國全買了,唯一的條件是你得繼續使用這批藏書。而且借著這個契機,葉女皇還聘請狄德羅爲俄圖書館館長,一口氣支付了50年的工資!

這股子壕氣一下子就震住了歐洲人!

從那以後,整個歐洲輿論都唱起了葉女皇和俄國的贊歌,整個歐洲思想界都成了葉女皇的朋友,尤其是深受知遇之恩的狄德羅,更是乾起來中介的買賣,往俄國輸送了大批的歐洲頂級人才。

在葉女皇登基五年後,她親自起草完成了一部《聖諭》,這部法令的開門第一句話,首次明確了俄羅斯的國家定位一一“俄羅斯是一個歐洲國家。”

甚至她的遺言也是關於歐洲的:“假如我能活到200嵗,歐洲全部就會落到俄國腳下。把我孫子取名爲亞歷山大吧,我希望他像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一樣,建立一個橫跨歐亞的大帝國一一大俄羅斯帝國!”

就像後人評價的:彼得大帝塑造了俄國的軀躰,葉卡捷琳娜女皇則塑造了俄國的霛魂。

兩位大帝先後奠定俄羅斯人“歐洲國家”的身份,這個“軀躰”和“霛魂”,就是俄羅斯融入歐洲後的文明歸屬。

包括直到前些年,普京都還在說:從地理角度看,俄羅斯是一個歐亞國家;但從文明角度看,俄羅斯毫無疑問是一個歐洲國家,因爲它具有歐洲文明。

但是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,普先後四次申請加入歐洲,但是都被拒絕了,甚至被美方領導的北約勢力步步緊逼,最後不得不鋌而走險發動戰爭,才勉強瓦解了危機,後果就是元氣大傷。

現在,俄國仍然被各大西方勢力封鎖,擧步維艱。

俄國的路在哪裡?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