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8章 賑濟流民(3/4)
他的雙眼赤紅,像狼一樣,緊緊望著路邊稻穀和粟穀。
穀子雖沒有熟,但他已經餓的前胸貼後背,恨不得立刻挖開來喫。
他沒有付諸行動,是因爲流民中人都在說,朝廷在富平縣設了粥棚,賑濟流民。
眼見富平縣已到,李莫哥決定再忍忍,倘若喫不到朝廷的賑濟糧,那就什麽也顧不得了。
他本來就是契丹裔唐人,骨子裡依然流著草原狼族的血統,衹要把他逼急了,沒什麽他不敢乾的。
“爹,我餓。”李莫哥的兒子李慕唐道。
李莫哥瞪了他一眼,道:“再忍忍。”
這孩子有一半契丹血統,一半唐人血統。
自從契丹歸唐後,便有不少契丹人心慕大唐,希望成爲一名光榮的大唐子民。
李莫哥便是其中之一,他費了好大勁,娶了一個唐女爲妻,又給自己取了唐名。
然而契丹內部,反唐的人終究佔了多數。
李莫哥懷疑契丹要反,爲了不被連累,便賣了所有牲口,擧家遷到滄州過活。
李莫哥搬家前就打聽清楚了,滄州是新城公主的封地,衹需曏公主府交稅。
新城公主又是個仁慈的公主,對封地百姓極好。
李莫哥借了不少子母錢(高利貸),走了很多路子,終於成爲新城公主封地的戶民。
誰知好景不長,日子還沒安穩下來,滄州刺史府忽然下公文,曏新城公主封地的戶民收一筆人頭稅。
說是高句麗要打新羅,大唐爲救援新羅,需要立刻集結一支軍隊,所以需要一批軍餉。
人頭稅高的驚人。
李莫哥被強行征稅,導致無力還錢,宅子被人家收走了,衹能成爲流民。
很多流民們都在說,河北的日子雖不好過,關中卻極爲富饒。
衹要到了天子腳下,也許還有一條活路。
這是李莫哥心中最後一絲希望。
便是這絲希望,壓制著他心中的憤怒和怨恨,讓他走到了這裡。
便在這時,前方隱約能看見一座城池,城池與一條河流相連,河流之上,舳艫千裡。
好一座富饒的縣城,不愧是天子腳下。
流民們都開始奔跑起來,有人在喊:“真的在施粥。”
李莫哥抱住兒子,扛著妻子,也大步奔了過去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