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章:李世民的大唐皇帝令(1/3)

“你說的多少?”

李承乾問道。

他正在花園池塘喂魚。

釣魚他不大喜歡,無聊可以打發時間,但尋常都是喂魚玩。

李治道:“二十貫一斤。”

“你啊。”

李承乾失笑搖頭,道:“還是太保守了。”

“二十貫一斤都不止?”

李治張大嘴巴,他以爲自己都給出的是天價,誰知道在哥哥這裡,二十貫都保守?

“從嶺南到長安,運輸成本與儲藏成本多少?”

“你沒有十倍,百倍的利潤,誰願意乾?”

李承乾淡淡的說道:“二十貫一斤,你是看不起自己,還是看不起那些豪門大族?”

他走了兩步,丟了點魚料,看著魚兒搶奪,道:“以你的身份,是想喫二十貫的荔枝,還是喫五十貫,一百貫的?”

“自是一百貫的。”

李治脫口而出。

“你都喫一百貫的,我要喫多少貫一斤的?”

李承乾看著魚兒,背對著李治說道。

李治神色一怔。

“陛下又該喫什麽價位的?”

這話頓時讓李治恍然大悟,“我明白了。”

“荔枝固然好喫,但實際上我們喫的是身份,是地位。”

“價格越高,越能彰顯身份地位。”

“若是我喫二十貫,他人地位身份不及我的,喫三十貫,五十貫的,我豈不是……。”

李承乾一把將魚料全部丟進池塘,拍了拍手,道:“所以。”

“錢多錢少,不是問題。”

“高陽的酒樓,就是最好的明証。”

“他們不在乎值不值,衹在乎價格貴不貴,花不花錢。”

“能夠喫得起海鮮,入得了酒樓,就是身份的象征。”

“人無我有,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
荔枝肯定不是大衆消費品。

萬裡之遙運來,是給平頭老百姓的?

開什麽玩笑。

他們能爲這一切的成本買單嗎?

不可能的。

所以,荔枝衹能是最頂尖的高奢消費品,李承乾也必定要把它打造成爲這樣的物品。

不這樣的話,如何掀起攀比?

如何讓人花錢呢?

他要做到有錢人喫顆荔枝都心疼的地步。

但卻喫得卻倍感有麪子,說出去都能顔麪大漲。

你李治的孫子,李隆基這小子,爲楊貴妃專門開辟個荔枝道。

一騎紅塵妃子笑,無人知是荔枝來。

這個荔枝道,專供一個人的,花了多大的天價成本。

能做到這等地步的,除了權勢以外,再有錢也沒有用。

“我懂了。”

李治心頭稍安,也逐漸覺得很有道理。

“我聽說陛下很是寵愛武才人是吧?”

李承乾在花園內轉悠起來。

“對。”

“武才人妖媚,甚得父皇寵愛。”

李治倒是沒見過,衹是聽人說起過,“哥哥,突然問她做什麽?”

李承乾頓時笑了,“她喜不喜歡喫荔枝?”

“這我怎麽知道。”李治傻愣愣的。

“她應該是喜歡喫荔枝的。”

李承乾似笑非笑道:“你說陛下專門爲她開辟一條荔枝道,用於運送荔枝入宮如何?”

楊貴妃是不可能了。

但武才人也是可以的。

“啊?”

李治儅場傻眼了,“這有什麽關系嗎?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