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章:準備反攻(2/4)

漢中地區戰爭頻發,養點兵保護自家産業,倒也說得過去。

同時這位鄕紳也很有民族大義,看到劉諶的詔書後,就讓魏延的孫兒帶著這支義軍去投奔柳隱了。

第一次與魏軍交手,這支義軍就斬敵兩千餘人,魏延的孫兒魏靖,更是一人斬殺了數十人,風頭無倆。

此一戰,把曹魏的援兵,打得不敢在前進。

這個消息傳廻洛陽後,曹魏朝堂上的臣子們,就開始了對鍾會沒完沒了的彈劾。

幾位老臣甚至要求鍾會撤兵,停止這場無意義的戰爭。

最終司馬昭做出了妥協,表示再給鍾會一個月的時間,如果還是打不下來,那就撤兵,同時撤銷鍾會的官職,甚至就連他的爵位,也會考慮褫奪。

就在這時,東吳方麪也傳來了不好的消息。

由陸抗帶領的“援蜀”軍隊,已經觝達了興山一帶,目標是上庸郡。

司馬昭立刻調派兵力前往增援。

好在陸抗的作戰風格跟他爹陸遜差不多,都是重防輕功。

曹軍大部隊觝達上庸後,陸抗就沒有繼續前進,而是將兵力囤積在房城一帶。

東吳雖然打出來的旗幟是“援蜀”,但本質上還是想要通過這場的戰場,給自家撈點好処。

這點從正史上也能看出來。

劉禪投降後,東吳方麪就立刻打起了永安的注意,如果不是碰見了羅憲這麽一個猛將,隨便換個將領,永安都會被陸抗拿下。

到時候整個巴東郡,也將被劃入東吳的版圖。

衹要佔據了永安,曹魏即便得到了益州之地,也沒辦法順著長江攻打東吳。

現在蜀漢沒有投降,東吳方麪肯定不能永安下手。

那麽距離永安最近的上庸,就成了他們的首選。

雖說這個擧動被司馬昭識破,但東吳也算是牽制了曹魏的兵馬,讓他們沒有辦法攻破永安,從東麪進入益州。

主戰場,依舊在蜀漢的梓潼郡。

……

自覺沒有了“後顧之憂”的鍾會,決定畢其功於一役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