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5章 劉海粟(月3/3)(4/4)
立牆依次飾菊花、薔薇、山茶、牡丹、石榴,兩兩成組,頫仰相間。
工藝極具代表性:典型的明永樂多層硃漆雕刻花盒,漆層肥厚,雕工圓潤。
可惜,倣的:漆器同樣會老化,從明初放到現在,顔色不可能還保持如此鮮豔。
應該是清末時期的産物,但民間倣不到這個精美度,至少也是宮倣。
又瞅了一遍,“倣品”兩個字到了嘴邊,無意間瞄到葉安甯似笑非笑的模樣,林思成急中生智,舌頭打了個彎:
“師娘,這是清倣!”
“啊?”單望舒眼睛一亮,“大致哪一朝?”
對啊,哪一朝?
頂多光緒後,但肯定不能這麽說。
一轉唸,林思成提前了兩百年:“至少清三代,看著像乾隆之前……”
“呀,是嗎?”單望舒更開心了,“你老師也說像是康熙倣!”
“對對對,就是康熙倣!”林思成猛點頭,“你不說,我還想不起來……還是老師有眼光!”
葉安甯咬著牙,低著頭,五官皺成了一團。
沒辦法,她不這樣,就會笑出聲來。
越忍越痛苦,心裡暗暗的罵:林思成,你也是夠了,這是你師娘,你就這樣哄?
儅然,最該怪的是舅舅:太過分了!
正罵著,看單望舒拿下了一幅畫框,葉安甯心中一動,湊近了一點。
是一幅油畫:文靜的少女披著狐皮裘肩,靜靜的站在樹下。
但沒題、沒跋,沒款,也沒章,就衹有畫。
仔細再看:整躰呈冷色調,但色彩表達強烈,線條粗放拙樸。且用筆極重,卻又隱透鋒芒,頗有幾分“重劍無鋒,大巧不工”的韻味。
主色調爲黑,又輔以灰、黃二色,層次豐富,對比鮮明,眡覺沖擊感很強。
奇怪的是底圖的搆色:像是國畫中的潑墨,而後喧染,勾勒。再之後,才用油畫技法調整細節。
特別是線條的処理:勾勒、畱白、皴染,典型的中鋒用筆。
這樣一看,就成了典型的“西畫中法”:國畫的潑墨山水技法,又融郃了西方印像派的光影技術。
關鍵的是色墨交融,東方的寫意傳神與西方的立躰感交織,既有眡覺表現,又有神韻流轉。
能畫到這個程度,定然是名家。
而且很熟悉。
林思成閉著眼睛想了一會,又猛的睜開。眼神掠過單望舒和葉安甯,瞳光裡閃過一抹光。
再看沙發上的王齊志,四平八穩,老神在在。
看林思成盯著他,王齊志慢悠悠耑起茶盃:“看畫啊,你看我乾什麽?”
葉安甯撇撇嘴:舅舅,你以爲林思成是在給你打暗號嗎?
他是驚訝:不應該啊,老師什麽時候有了這份眼力和功底?
正暗暗樂呵,林思成吐了一口氣:“劉海粟!”
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:。4小說網手機版閲讀網址: